2012-11-14 13:41:1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珉迕 缪毅容 谈燕
来北京前,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党支书、常务副主任黄薇,从没有做过任何 “代表”。为了当好十八大代表,自诩“没有经验、有点紧张”的她,早早准备了一份发言稿。
但在仔细倾听并研读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后,她发现原来的发言稿必须充实新内容。报告中的不少表述让黄薇听来“真的有点热血沸腾”;科学家独特的视角,让她习惯性地“像读专业文献那样读报告”,结果读出了“特别深刻的东西”。
比如报告最后谈到青年的一段——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黄薇在上面用笔重重地划了线。“对我们科技系统而言,看上去好像不直接从事青年工作,但这段话的意义恰恰特别重大”。
在黄薇看来,这段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在她所在的科研领域,有一个有意思却容易被忽视的现象: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年龄会一年年增长,但每个团队的平均年龄却始终保持在30岁上下,“这意味着,青年是我们工作中绝对的主力军,我们的科研工作,其实也是青年工作。”
讨论发言时,黄薇特别增加了这块内容。“关心关爱青年,需要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也要关心他们的成长,特别是思想水平与科研能力共同的成长。”黄薇说,与高精尖的工作设备相比,一线青年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显得拮据,如何让年轻人更加安心地投身事业,便是亟需关心的问题。
她呼吁人们对这一群体的生活多加关注,同时也期待科技界能加强对青年人的思想引领,让他们意识到使命的崇高。“拿我这一行说,人类基因组课题研究关于‘人’的问题,最终也应当给‘人’带来福祉。”黄薇说,平时她总是告诉实验室里的年轻人,投身科研不该只求几篇“SCI”文章,也不该盯着升职发财,“既然是用纳税人的钱开展研究,就必须让研究成果回馈社会。”
这种观念,也为她解读报告带来了新的视角。报告开始既提出现阶段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并专门强调了加强科技创新的意义,黄薇把这些与后面加强和改善民生的段落联系在一起。会上,她特别呼吁加强转化医学的研究,并拉着卫生系统的徐建光代表商量不同系统联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民生不只是社会部门的事,科技也不只是科学家的事。科技创新的成果最终要造福民生,我们需要‘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