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珉迕 缪毅容 谈燕
第二次当党代表,包涵代表身上“担子更重了”。5年前,当时还是复旦大学新生辅导员的她当选十七大代表,收获的是学生们的激动与自豪。而此番已成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党委副书记的她,分明感到来自师生们的更多期待。
“大家关注盛会的动力更足,对我的要求也更高。”包涵说,临行前在系里与学生座谈,大家表达的不只是激动之情,“而是更关注我能否把大家的心声带到会上,又能从会上带什么回来。”
同样来自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洪汉英代表和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何敏娟代表,同样肩负师生们的殷切期望。出发赴京那天,三位代表在上海候机时便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与会心得;到了北京,这样的交流仍在继续。
午休时分,同住一层的三人相聚在包涵的房间里。洪汉英代表是锡伯族人,担任中医大少数民族班辅导员的她,被学生亲切地视作 “妈妈”。她最关注的自然也是民族团结问题。
洪汉英说,她日常工作中分量很重的一块,就是努力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认识和交融,而这需要国家层面更多的支持和引导。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中对民族团结的论述,尤其是提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让洪汉英格外会心。
增进学生中的多元文化交流与理解,同样是包涵代表关心的问题。她谈到,多元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志趣等都日趋多元,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身处理工科院系的她,亦对创新体系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尤加关注。
作为教务长,何敏娟代表谈起教学改革问题。这些年,同济大学围绕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尝试了多项教改举措,而她期待十八大能进一步助推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问题虽然很细,却事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影响深远……”
接近14时,代表团集合出发,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团会议。走出房门,一边整理胸前的代表证,三人一边还在热烈交流。
“其实我们的工作领域还有区别,具体的关注点也不全一样,但大家的心愿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展。”话别时,何敏娟代表对记者说,身旁两位连连点头称是。